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8357光在空气中传播教学课件教案

2024-12-10

一.教学对象

6-12

二.教学目标:

1.学生能够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特性。

2.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小孔成像现象。

3.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光的传播原理。

4.培养学生的观察力、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。

三.教学材料:

黑色卡纸

手电筒

带孔卡纸x3

夹子x4

四.教学步骤:

1.情景导入(5分钟)

讲述光的旅程,从太阳到地球,激发学生的好奇心。

展示手影游戏,引导学生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特性。

2.学生讨论(5分钟)

分组讨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方式。

每组分享讨论结果,老师点评并引导至小孔成像现象。

3.引出实验(3分钟)

明确实验目的:展示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和观察小孔成像现象。

展示实验材料,强调安全使用。

4.材料准备(2分钟)

学生分组,每组领取实验材料。

5.实验过程(10分钟)

1) 固定带孔卡纸:

- 使用夹子将带孔卡纸固定在实验区域的一端,能稳稳的放在桌面上即可。

2) 设置实验环境:

- 在暗室或遮光的环境中进行实验,以避免外界光线干扰。

3) 放置黑色卡纸:

- 把带孔的三张卡纸按上图排列方式放在桌面上,中间小孔对齐在一条直线上,在带孔卡纸的对面一定距离处放置黑色卡纸,用作观察光斑的屏幕。

4)调整距离:

- 调整带孔卡纸和黑色卡纸之间的距离,观察不同距离下光斑的变化。

5)打开手电筒:

- 打开手电筒,将光线对准带孔卡纸上的小孔。

6) 观察光斑:

- 观察黑色卡纸上形成的光斑,注意光斑的形状和大小。

7) 讨论小孔成像:

- 讨论小孔成像的原理,解释光如何在空气中直线传播并在另一端形成倒立的实像。

8) 改变位置:

- 移动一张带孔卡纸的位置,使小孔的位置不在同一条直线上。

9)打开手电筒:

- 打开手电筒,从小孔里照射,观察形成的光斑位置和大小有没有什么变化。

10) 移动后面带孔卡纸的位置,打开手电筒,使手电筒的光从小孔里穿过,观察形成的光斑的位置和大小的变化。

6.测试与分析(5分钟)

学生记录不同距离下的光斑形状和大小。

分组讨论小孔成像原理。

.总结与分享(5分钟)

每组分享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。

老师总结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和成像现象。

.老师点评(3分钟)

对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过程进行点评。

提供专业见解,强化科学原理的理解。

.知识原理(5分钟)

深入讲解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及其应用。

解释小孔成像的科学原理。

.延伸拓展(5分钟)

探索实验变体,如改变小孔形状或大小。

引导学生学习其他光学现象,如折射、反射。

结合艺术和设计,思考光学原理的创意应用。

.家庭作业布置(2分钟)

布置家庭作业,让学生在家中实践光的传播和成像现象。

.安全须知

实验过程中应有成人监督。

避免直视手电筒的强光,以免伤害眼睛。
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**篇